東北亞共商建設跨境物流“新絲路”
中俄邊境與泛東北亞區域協同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舉行,來自中、俄、日、韓的代表和專家就“中俄日韓跨境物流新絲路”“跨境電商經濟協同體”等議題達成共識。
“東北亞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這裡有約17億人口,經濟總量佔世界超五分之一,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說,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是制約東北亞合作的重要瓶頸。隨著“中蒙俄經濟走廊”和俄羅斯遠東開發戰略的加快對接,各方應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形成覆蓋整個東北亞的陸海聯運網絡,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邁上新台階。
近年來,東北亞地區各方加強跨境基礎設施合作,加快了互聯互通建設。黑龍江省副省長李海濤說,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作為中國向北開放最前沿的黑龍江省正著力打造“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積極推動東北亞區域協同發展。
目前,經中國哈爾濱市、綏芬河口岸、俄羅斯遠東港口到達韓國釜山港的“哈綏俄亞”陸海聯運大通道已實現常態化運行。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副州長涅哈耶夫說,濱海邊疆區在東北亞交通通道上最大的優勢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可以大大節約貨物運輸時間和成本。“我們將敞開大門,提供優越的環境和政策優惠,歡迎中、日、韓企業前來投資合作。”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中國將堅持進口與出口並重,沿海開放與內陸沿邊開放並重,打造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盧鵬起說。
今年4月,中國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黑龍江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批復強調,建設試驗區是加快沿邊開發開放步伐、完善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深化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擴大中國同東北亞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與務實合作。
在此背景下,作為東北亞陸海聯運重要結點的綏芬河,加快了口岸改造,過貨能力由1,300萬噸提升至3,850萬噸,預計今年年底完工的集裝箱貨場改造可使年作業能力由2.9萬標箱提高到16萬標箱,新公路國際客運樞紐計劃10月完工,機場建設也在加快籌備。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東北亞區域合作將更加活躍,在現有的基礎設施、貿易、網絡基礎上,建設連接亞歐更便捷的國際交通運輸走廊,打造跨境電商+供應鏈的新模式,將對區域經濟合作與互利共贏產生巨大推動。”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