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vie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online, please click here

View the eBook online

是日電子新聞贊助商:

 

Powered by HKSG GROUP

 

The Leading Maritime & Transport News Portal

二零二三年一月十九日


(如欲瞭解詳情,請點取以上橫額)

新聞摘要



‧ 物流黃頁

‧ 貨物追蹤

‧ 船東船期

‧ 運價查詢


最新詢盤

Type

Loading Port

Discharge Port

Cargo Type

Volume

Action

Sea

Shanghai 

Hong Kong 

General Cargo 

 

[ 跟進 ]

Sea

Yantian 

Manzanillo 

General Cargo 

 

[ 跟進 ]

Sea

Shenzhen 

Puerto Cabello 

General Cargo 

LCL  

[ 跟進 ]

Sea

Yantian 

New York 

General Cargo 

 

[ 跟進 ]


View service details of these logistics specialists :


Lucky Logistics


Kyowa


T.S. Lines


Kanway Shipping



爆單!訂單排到2026年!海運市場火爆,價高艙少!這類船舶火了

據央視財經報導,受益於汽車出口量大增,汽車運輸船成為我國船舶企業的一大訂單來源,2022年,我國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總量佔到全球的88.7%。

當前,國內車企對打開海外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海運市場上,汽車運輸船卻價高艙少,這導致了國內車企和全球物流企業對汽車運輸船的需求激增。

2022年,廣州一家船舶製造企業根據此前建造豪華客滾船的經驗和技術儲備,首次試水"汽車運輸船"的生產建造,僅一年新接訂單金額就突破了70億元。

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副總經理 周旭輝:我們看到這個趨勢以後,抓住市場變化,截至去年我們一共獲取了19艘汽車運輸船訂單,汽車運輸船在手訂單是世界第一。

由於汽車運輸船機械複雜性高,調試週期長,這也使得它的建造不同於其他船型。很多生產企業都著力在建造流程上進行優化。

這家船企目前在建的汽車運輸船平均有112塊可以靈活升降的甲板,未來汽車運輸船的建造週期有望從18個月縮短至16個月。

在生產一線,央視財經記者看到一艘汽車運輸船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搭載階段,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全力趕工。

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船廠準備交付的第一艘汽車運輸船,共有13層車庫甲板,建成後可以容納7000輛汽車,目前汽車運輸船的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2026年。

中國船舶集團廣船國際汽車運輸船項目副經理 何永才:現在汽車市場比較火爆,我們的造船工期也比較緊,我們的要求是今年2月28日就要出塢,8月份就要交船。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資料統計:2022年中國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達到213萬修正總噸,同比增長115%(修正總噸計),佔全球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總量的88.7%。此外,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我國有11種船型新接訂單量位於世界第一。


集裝箱航運市場面臨千點保衛戰!開年連跌兩週

新年伊始,集運運價連續兩週下跌,且主要航線全數下跌,不僅創2020年7月底以來新低,更面臨千點保衛戰。隨著集裝箱船停航數量不斷增加,加上進入一季度傳統淡季,集裝箱航運市場回升無望。

根據上海航交所1月13日發佈的最新資料,上週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29.72點至1031.42點,再度呈現兩連跌,不過跌幅較新年首週的4.19%收斂到2.8%,三大長程航線運價續跌,其中歐洲線已經下探1000美元大關。

上週,遠東到歐洲線每TEU運價下跌30美元至1020美元,跌幅2.6%。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19美元至1836美元,跌幅1.02%。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下跌36美元至1378美元,跌幅從之前一週的0.63%擴大至2.55%。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週跌20美元至2825美元,跌幅0.7%,只剩之前高位時的20%;歐洲航線因有聯盟縮班、減速,再加上多數船舶繞到好望角、省下蘇伊士運河費用,運價沒大跌;亞洲線則回復到疫情前的運價。

據了解,SCFI指數在2018-2019年間大致在800-1100點波動,2020年起受到疫情影響,缺工、塞港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SCFI指數一路上揚,在2022年一季度曾達到歷史高點的5109點。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運價長達6個月走跌,僅在去年12月底一度翻紅,曇花一現後新年又連續兩週走跌,業界對後市謹慎看待。

根據德路裡(Drewry)的追蹤資料,亞洲到美西、西北歐航線獲利水平正迅速下跌,如果集運公司不加大幅度削減運力,很快會跌破盈虧線。預計集運公司在春節前後停航數量或將創下歷史新高,以便阻止運價跌勢。

業界預估,整體而言1、2月市場表現不會太好,可能要等到元宵之後2月中旬中國工廠陸續復工,出貨會慢慢增加,通常月底、季底都會貨量,比較明顯感受貨量變多可能要到3月。換言之,第一季度淡季集運公司最重要的事,就是通過縮減艙位穩住運價。

有專家也表示,運價已接近船公司平均成本,預測續跌壓力緩和,如果中國市場回暖,運價下跌壓力可望在第二季見到好轉。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部分產品庫存陸續消化,通脹資料稍微下滑,預估再調整一段時日,第二、三季運價或許有機會回升。另外Alphaliner預測,2023年船舶供給增長為8.1%,需求增長為2.7%,不過因新環保法規的執行,許多老船會被淘汰,因此今年實際供需仍待觀察。估計第四季度集運市場有望回歸正軌。


這家船東12月業績大跌全年營收仍創歷史新高

儘管12月營收大跌,長榮海運2022年全年營收仍創下歷史新高。

1月10日,長榮海運公佈12月合併營收新台幣291.44億元(約合人民幣64.65億元),較上月減少新台幣69.49億元跌破300億元大關,月減19.25%,同比2021年更減少新台幣230.81億元,年減44.2%。

2022年全年,長榮海運累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6271.42億元(約合人民幣1391.27億元),同比增加新台幣1377.45億元,增幅28.15%。其中第四季度合併營收新台幣1108.85億元(約合人民幣245.99億元),年減28.92%,季減34.94%。

長榮海運單月合併營收的歷史最高紀錄在2022年7月,當時營收高達新台幣627.99億元,半年之後12月營收腰斬,降至新台幣291.44億元,減少53.5%。

長榮海運指出,近期集運市場持續因通貨膨脹、俄烏戰爭、中國大陸疫情等因素承壓,影響整體需求。目前上海出口集裝箱(SCFI)、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等指數已逐步回穩,但營收具遞延效應,因此12月份營收月減幅仍高。

展望2023年,長榮海運表示,隨著環保新規生效,長榮海運持續優化各航線規劃及運營策略,以應對供需變動較大的市場,並提升航線的准班率及客戶服務品質,有望展現更高的運營彈性與競爭力。


中遠海控(601919)又花出55億

1月16日晚,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控",601919)發佈了《關於認購中糧福臨門股份有限公司約5.81%股份的自願性公告》,中遠海控擬以人民幣5,499,999,987.02元向中糧福臨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糧福臨門")增資,認購中糧福臨門179,968,695股股份,約佔本次交易完成後中糧福臨門總股本的5.81%。

一、交易概述

2022年11月17日至2022年12月14日,中糧福臨門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對外發佈增資專案公告,公開徵集投資方。中遠海控在規定時間內向北京產權交易所遞交了投資意向,中糧福臨門和北京產權交易所審核通過了中遠海控的投資方資格。

2023年1月16日,中遠海控與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集團")、中糧福臨門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政企合作基金")、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代表中國人壽-中糧1號股權投資計畫,簡稱"國壽資管")及厚科福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珠海)2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厚科福臨",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政企合作基金及國壽資管合稱"其他投資者")共同簽署《關於中糧福臨門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資協議》(以下簡稱"《增資協議》"),以人民幣5,499,999,987.02元向中糧福臨門增資,認購中糧福臨門179,968,695股股份(簡稱"本次交易"),約佔本次交易完成後中糧福臨門總股本的5.81%。

二、投資標的基本情況

中糧福臨門為一家在中國註冊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品加工及品牌銷售業務和全球農糧供應鏈業務;食品加工及品牌銷售業務經營品類主要包括米麵食品、食用油、啤酒原料加工、飼料原料等;全球農糧供應鏈業務主要經營品類包括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糧商品,以及棉花、食糖、咖啡等軟商品,提供倉儲、物流、貿易等全產業鏈服務。由於中糧福臨門成立於2020年11月27日,中糧福臨門無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財務資料可供在本公告披露。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中糧福臨門2021年度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財務資料如下: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糧福臨門未經審計的所有者權益為人民幣502.24億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中糧福臨門由中糧集團及其全資附屬公司中國中紡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中紡糧油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和WideSmartHoldingsLimited(合稱"中糧股東")合計持股約89.665%,由其他現有股東持股約10.335%;於本次交易後,中糧福臨門預計將繼續由中糧股東持股約69.83%、中遠海控持股約5.81%、其他股東(包括其他投資者及增資前的其他現有股東)合計持股約24.36%。

本次交易前,中遠海控並未持有中糧福臨門股份,本次交易後,中遠海控將持有中糧福臨門約5.81%股份。中糧福臨門不會成為中遠海控附屬公司,其財務報表將不會綜合併入。

三、《增資協議》其他簽約方

中糧集團是中央直屬大型國有企業,業務涵蓋糧油、食品、地產、金融四大業務領域。本次交易其他投資者中,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主要負責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受託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受國務院委託集中持有管理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等;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政企合作基金及國壽資管均為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是經國務院批准、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9家國有企業發起設立的國家級基金;中國政企合作基金是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會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等國內10家大型金融、投資機構共同發起設立的國家級引導基金;國壽資管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是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厚科福臨是一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股權投資基金,基金管理人為北京厚樸融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為投資管理。中糧福臨門、中糧集團及其他投資者(包括北京厚樸融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各自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公司及本公司關連人士(如《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所定義)的協力廠商。

據了解,本次交易通過發揮中糧集團和中遠海運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在各自領域的優勢,有助於共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維護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糧福臨門是中糧集團農糧業務的核心企業,資產佈局橫跨國內外、貫通產業鏈上下游,具有長期穩定的投資價值。

中遠海控定位於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位化供應鏈運營和投資平台,以本次股權投融資合作為紐帶,雙方將進一步探索業務合作交集,實現全面深度融合與高品質發展。在農糧全產業鏈供應鏈建設方面,雙方將更好促進供應鏈全要素的深度對接,結合集裝箱堆場、倉庫、海鐵聯運等資源,拓展端到端的業務合作,實現深度價值協同。在碼頭港口運營方面,雙方將利用各自現有的碼頭資源,探討加強境內外碼頭投資、運營、管理、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在數位化戰略發展方面,雙方將依託各自在全產業鏈中的優勢,推動數字經濟和糧食、物流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糧食、物流產業生態向高端化、智慧化發展。

港口圈認為,在集運業危機面前,中遠海控動作頻頻,包括運營供應鏈物流事業部進行業務重新定位,合計197.23億元收購上港集團14.93%股份及廣州港3.24%股份平抑市場波動,與上汽集團互相劃轉股權加入汽車海運熱潮,大型央企的身份無疑為中遠海控與產業鏈上下端國企合作提供了便利。


德魯里痛批:船公司已失去對運力的控制,並恢復以價格競爭保持運量的舊習

知名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在其最新發表的集裝箱航運市場預測報告中指出,雖然貨運需求萎縮的速度高於市場預期,船公司也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來解決運力過剩問題,但這些行動還是力度太小、太晚了,船公司已失去了對運力的控制,並恢復以價格競爭保持運量的舊習。

德魯里承認其預測錯誤,相信船公司會主動管理運力,以為海運業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整合並成為更高效的承運人聯盟,但是現在清楚的看到,承運人已經失去了對集裝箱市場的控制,未能積極主動地管理運力。船公司為了保持貨量,壓低價格的根深蒂固本能開始發揮作用。

根據德魯里的統計,在跨太平洋、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線中,在2023年第3周至第7周期間,700個預定航次中有158個航次被取消,取消率為23%。其中68%的空白航行將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航線,25%發生在亞洲至歐洲和地中海航線,8%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航線。

在此期間,三大聯盟共宣佈取消123次航行,其中THE聯盟取消60次,海洋聯盟和2M聯盟分別取消36次和27次,而三大聯盟當中,THE聯盟營運規模最小。

對於德魯里的反應,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認為,個別船公司是會有一些自私的行為,不過也與三個海運聯盟運作方式不同有關,這次春節前後,傳出THE縮減航班幅度最大,接近五成,是因為該聯盟是採取共同派船的聯營方式,成員公司共同決定要減少多少艙位,但是2M與海洋聯盟是每家公司各自派船經營自己的航線,再將艙位分給聯盟其他成員,以互租艙位方式合作。

另因船公司原本預計農曆年前貨量會增加,因此縮減的艙位不多,未料到年前貨量不如預期,現在看到市場實際狀況,應該接下來就會進一步減艙。

貨代從業者稍早指出,THE大幅減艙近五成,便宜了減艙不多的2M與海洋聯盟;對此謝志堅認為,過去兩年市場太好,很多船都延後進塢年修的時間,現在THE的船都進塢去了,接下來可能換其他聯盟的船進塢年修。

Xeneta的最新資料則顯示,在中國春節前,亞洲至美國西海岸航線上,船公司取消的航次數量是2019年同期的七倍多,而目前統計的數字是1月6日之前宣佈的春節前空白航行,在假期前的四周內,船公司在該航線上取消了22萬箱(20尺櫃)的運力,比2019年同期的3萬箱大幅增加。

亞洲-北歐貿易航線上的空白航行數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715%,目前為22.6萬箱;從遠東到美東的空白航行數量增加了340%,為14萬箱。

春節假期當周的運力也有所減少,目前宣佈的亞洲至美西航線上取消的運力為57970箱,在1月22日大年初一之前,這些數字可能會再增加。

目前春節後宣佈的空白航班運力約為6.8萬箱,少於2019年,但船公司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削減更多的運力,因此預計今年實際取消的運力總量將超過2019年。

例如,馬士基和地中海航運在相關資料發佈之後,即1月6日之後,宣佈了多條航線上的空白航行;1月12日,馬士基通知,為了更好地調整其亞洲-北美航線服務時程表,並應對需求波動,將取消6個航班。



電郵我們:info@schednet.com

如要訂閱,請按 http://relay.hksg.com/epostman/subscribe.do

如要取消訂閱,請按 http://relay.hksg.com/epostman/unSubscribe.do

如申請物流職位,請按 http://job.shippingazette.com

歡迎來到 Shippingazette.com 演示 [ English ] [ 繁體 ] [ 簡體 ]


[ 桌面版網站 ] [ 流動版網站 ] [ 電子書 ]

Copyright 2016 HKSG Group Media Ltd. All rights reserved.